古施南美食“活”出现代大气
发布于,AGbet亚洲 2011-04-11 | 2374个读者 | 0个评论
agbet 网页版, 清明时节,与友聚于农家乐中,吃腻大鱼大肉的我们点了几道农家特色菜,觥筹交错间,不禁就菜言菜,聊起了古施南的美食。恩施古称施南,恩施的年肉相传起源于一场战乱。有一年除夕前,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
清明时节,与友聚于农家乐中,吃腻大鱼大肉的我们点了几道农家特色菜,觥筹交错间,不禁就菜言菜,聊起了古施南的美食。
恩施古称施南,恩施的年肉相传起源于一场战乱。有一年除夕前,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,土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做团年饭,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日子会罹此大难,纷纷抛家舍业,拖儿带女四散奔逃。部分逃进深山石洞的人虽然侥幸脱离了虎口,但饱受冻馁之苦。幸好有一长者于仓促中带出了一大块熟猪肉,于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,这才和着眼泪熬过了这个凄惶的年关。战乱平息后,为了记住这次血的教训,土家人过年时,家家户户都应蒸几大块熟肉,以防再次遭受类似的祸患。以后相沿成习,年肉便进入了土家人春节菜谱。
一股子心酸涌上心头,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古施南美食的背后是施南人筚路蓝缕,创造一方富饶土壤的可歌可泣的故事。我不禁想起一句流传了很多年的话:“鲊广椒当盐,合渣过年。”鲊广椒是恩施十大名吃之一,合渣也是。在这个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年代,初看此话,无外乎赞叹鲊广椒与合渣的美味,而细品之,一股子心酸油然而生。恩施是通川古盐道的咽喉,一船船的盐在今恩施州建始县景阳关下船,或背老二背,或马队驮,一路路在大山中蜿蜒的羊肠小道,向川地运去。虽然挑着的、背着的全是盐,但这些穷苦的汉子却舍不得吃一口。或是因为这是东家的货物,山里人那直直的肠子里,有份饿死也不能动东家货物的信念,或是因为他们要用这些宝贵的盐,换取一家老小的口粮。而他们自己吃的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野菜、土豆,没有盐吃,就用鲊广椒替代当调料就着吃,有顿合渣,这些穷苦的汉子就像过年一样开心。
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连串的情景: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……赤着上身,抡着锄头,恩施先民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从岩石中敲出土地。又喊着“哟——嗬!大山翻过小山来……”的号子,将一桶一桶的河水,挑上陡峭的山坡,灌溉着那视为珍宝的幼苗,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辛勤地种出粮食。又通过年复一年的积累,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恩施饮食文化,渐渐培育出全国闻名的恩施十大名吃。
如今,那份源自旧社会苦难生活的伤疤被时间抚平,这些在苦难中救了无数人性命的美食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。它们不仅在一场场的美食节中收获了无数人的赞叹,更被包装成一件件精美的商品俏销全国。如今的它们,为我们山里人挣来了一叠叠钞票,让我们生活更美好。
不得不承认,这些源自古施南的美食,已经“活”出了一种大气。
(作者:飞鸟)
对本篇文章打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