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东县简介及巴东地图
发布于,AGbet亚洲 | 115个读者 | 0个评论
agbet 网页版, 巴东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。东连兴山、秭归、长阳,南接五峰、鹤峰,西郊建始、四川巫山,北靠神农架林区。
巴东位于东经110°04′-110°32′,北纬30°13′-31°28′,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。东连兴山、秭归、长阳,南接五峰、鹤峰,西郊建始、四川巫山,北靠神农架林区。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,人口48.54万,平均每平方公里公里150人。土家族占总人口43%。巴石、巴兴公路分别于县城与长江交汇,距三峡工程坝址64公里,沿江东下736公里抵武汉,溯江本进538公里至重庆,经巴石公路200公里达州府恩施。武陵山脉、巫山山脉、大巴山脉余脉盘踞县境,长江、清江分割县地,扼川鄂咽喉、据鄂西门户。
巴东位于长江三峡的中部,山川雄奇秀丽,古迹文物甚多,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国际旅游景区神农溪,又名沿渡河,发源于神家架南麓,全长60公里,自北而南在距巫峡2..5公里处的西攘口坡壁注入长江。
巴东县,因在古巴东郡的东部而得名,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东北部。南北朝置县,隋初定名为巴东县。1932年同宜昌府划入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县境内“万山雄峙,二江奔流,锁住荆襄,咽喉巴蜀”,有八百里江山之说。由于北有大巴山,中有巫山,南有武陵山三山磐踞,长江和清江两水分割,地势西高东低,南北三起两伏呈W型。
巴东历史悠久,文物古迹甚多。古有“古亭晓月”、“无源仙泉”、“巴楚栈道”、“杜甫草堂”等著名景观,自明代以来就列为“巴东八景”。其中“古亭晓月”的秋风亭乃北宋名相寇准于太平与国年间任巴东知县时督建。杜甫、李白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苏轼、欧阳修、陆游等都在此留下过诸多瑰丽的诗篇。考古发现境内有恐龙、大象等古脊动物化石和南方古猿的臼齿化石,有战国、东汉、晋、宋、元等时代的古墓葬,多处发现有崖墓葬点。长江两崖还留下了13处摩崖石刻和一处碑刻。
巴东县城于南宋乾道年间(公元1165-1174)迁今址,“南腔北调依巴山,北面大江”,坐落在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长江南岸。水路距省会武汉市710公里,西上538公里达重庆市。在三峡工程库区内,一座别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山城,正在沿着江滨向旧县城的西面迁建,并且已初露婷婷风姿。
1994年,巴东被国家列为开放县,全县50万人民,正紧紧抓住长江三峡大坝建设机遇,利用本县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,在长江三峡地区,建成一个国际旅游、渡假休闲的胜地和旅游购物中心。
对本篇文章打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