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凤舍米湖摆手堂
发布于,AGbet亚洲 | 2621 个读者 | 5个评论
agbet 网页版, 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,始建于清顺治八年(1651年),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。

介 绍
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,始建于清顺治八年(1651年),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。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,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。
舍米湖摆手堂,位于村南的山坡上,占地500余平方米,呈长方形,周围圈以院墙,系用山石砌筑。大门形似牌坊状,在大门与神堂之间,有一条石铺甬道,道旁有高大古柏。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,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,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,显得古朴厚重。神堂中,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、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。
每年新春佳节,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,人们披红戴绿,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,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,群众围绕松树跳舞,鸣锣击鼓,通宵达旦。
门 票
5元
交 通
恩施客运站站有班车发往来凤,全程136公里,票价40元。到达县城再转车前往景区。
已有5位对此景点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agbet 网页版,讨论区
共5条评论,显示5条
匿名 发表于
摆手舞,土家语叫“社巴”或“舍巴日”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,也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。其历史源远流长。早在氏族社会,土家族分八个部落,首领被土家族人奉为八部大祖,后人年年祭祀,渐渐地形成了土家族人民的节日习俗,摆手舞就是在这祭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匿名 发表于
土家语属汉芷语芷缅语族,无文字通用汉文。 土家族自称“毕兹卡”,意思为本地人,二千年以前即定居于今天的湘西、鄂西一带。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,勤垦耕耘,善于渔猎,并在冬春季节“赶仗”(即围猎),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。
匿名 发表于
土家族的重要节庆是“过赶年”即春节,(提前1-2天过年)。土家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,以摆手舞、史诗、山歌最为著名。特别是在摆手堂举行的摆手舞,更能充分体现土家族人民的生产,生活及及民俗民风。在每年的初三至十五,男女齐聚摆手堂,鸣锣击鼓,举行摆手仪式参加者每每多达万人。
对本景点打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