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江漂流闯滩:神州第一漂!恩施众信国际旅行社
agbet 网页版 > 旅游文化 > 恩施动态
agbet 网页版 > 旅游景点 > >

恩施古迹文昌祠

发布于,AGbet亚洲 | 1240 个读者 | 2个评论

agbet 网页版, 文昌祠是恩施历史文化名城现存较少的寺庙中保存较好,并具有重要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而被列入重点文物抢救维修项目的古代寺庙建筑。

文昌祠又名文昌宫、文昌庙,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恩施市解放路103号鳌脊山顶。祠托城景,城壮祠观,旧有:“城为舟形,祠为桅,桅必举,船始通”之句形容景物的美妙。祠后为奎星楼遗址,祠下为城隍庙,共同组成了占地1.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保护区。文昌祠是州城内中心文物景点,它西接西门城楼城墙、洗马池旧址、象牙山烈士塔、叶挺囚居旧址;南接南门古城楼城墙及武圣宫、巴王墓遗址;东与五峰连珠塔隔清江相望,清江自祠下瑞狮崖蜿蜓而过,与柿子坝三义宫、薛家巷、四维街、中山路等古色古香的街巷民居相映成趣;北与白衣庵、问月亭遗址遥遥相望,从而构成了以文昌祠为中心的老城文物分布网络。

然而文昌祠原并非建于此处,鳌脊山顶原建城隍庙。《恩施县志》载:“文昌祠原建于城南门处,即卫学旧址,今改为书院。嘉庆三年,知施南府事、前恩施县知县尹英图将其移建于城内鳌脊山。”查县志《新建文昌祠碑记》载:“粤维郡城鳌脊山,一峰独秀,襟带清江,旧列城隍祠宇于上,体制卑陋,岁壬子,余宰恩邑,徘徊瞻眺,深用怃然。夫神奇灵奥之区,实斯文发祥之地施郡文昌祠,岁人倾圯,奎星无阁,而斯山嵬然而重……举凡捐资出入,诸生掌之,不杂胥吏,迁建城隍于山麓,经妥神灵,规模宏阔。山顶更建奎阁三层,即文昌祠焕然一新,不数月报竣。祭告之下,列文冠者数百人,可谓盛矣……谕旨崇祀文昌,礼仪并同关帝,于是生登斯阁,洁济将事,感神人之诉合,斯文风之丕振。”据此,文昌祠于清嘉庆三年,由署恩施知县尹英图主迁于鳌脊山之巅,并移城隍庙于山下,成为恩施城区的重要名胜景观。而鳌脊山作为祭祀文昌,渴求科名仕途,工余读书,行吟坐唱之所,被誉为施郡文风发祥之地的重要处所。曾一度喧哗热闹。而今游览城隍庙,寻迹奎星阁,登临文昌祠凭栏远眺,“东有五峰朝阳,南有活龙奔江,西有青狮白象,北有悬崖挂榜”,施州美景尽收眼底,令人心旷神怡。

大凡在封建社会有城就有庙,有庙也就供奉有神灵。恩施在清初将城隍庙移于山下,建文昌祠、奎星阁于山之巅,意即神人合一,文风丕振,使鳌脊山成为文人汇聚、崇祀文昌、发祥地方文化之所。据有关资料介绍,文昌祠原供奉文昌帝君神像。文昌帝君是文昌与梓潼帝君合称。文昌,又名“文曲星”。所谓“文曲星”,是古代中国 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。传说姓张,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,仕晋战死,后人立庙纪念。据道教传说,玉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,元仁宗延佑三年,将梓潼帝君加封为“辅元开化文昌祠禄宏仁帝君”,后经乩坛一番制用即??神。“魁星”,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,“奎星”的俗称,奎星原是中国古代“二十八宿”之一,称为“奎星”,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,汉代就有“奎主文章”之说,后世建奎星阁以崇祀之。传说中的奎星神像“不能象奎,而改奎为魁,又不能象魁,而取之字形,为鬼举足而起其斗”。故魁星神像头部象鬼,一脚往后翅起,如“鬼”字之大弯钩,一手捧斗,一手执笔,意谓用笔点中试人之姓名。

在恩施,相传一般读书人祭拜文昌祠,而登科状元才能登三层魁星楼。城隍庙供奉城隍神,它是神界在城中的最高长官,人们尊重称它为“城隍爷爷”。道教所传,最初为守护城池的神,唐初兼管治安,宋代以后并管文人科举、水旱疾病、生老病死等。恩施文昌祠桂香殿,原供奉文昌帝君神象,后废。奎星楼和城隍庙是否供奉魁神及城隍神象,今无从查考。


门票须知

门票价格:成人票:50元 儿童票:25元
开放时间:8:00 - 17:30

对本景点打分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本景点当前得分:8.6(1167 次打分)

已有2位对此景点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agbet 网页版,讨论区

留言标题   验证码

您的呢称

2条评论,显示2

No.1

匿名 发表于

好景点没有人管理,气人,大门紧闭,为什么呢?

支持(30)反对(30)

No.2

匿名 发表于

关门插锁

支持(34)反对(30)

快捷旅行服务

电子地图 火车查询 航班时刻 天气预报 酒店预订 代驾租车

吃喝玩乐在恩施

  • 土家美食
  • 手工艺品
  • 景区掠影
  • 旅游线路
  • 交通导航
  • 住宿指南
恩施张关合渣

恩施张关合渣

合渣,又名懒豆腐。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,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...[详情]

»更多精彩